0%

Linux系统学习

rocky 8.6

一.前期准备

1.环境搭建

虚拟机安装成功并联网

2.linux基本命令操作和文件管理

(1)根下的目录作用说明:

1. /

​ / 处于 linux 系统树形结构的最顶端,它是 linux 文件系统的入口,所有的目录、 文件、设备都在 / 之下

2. /bin

bin 是 Binary 的缩写。常用的二进制命令目录。比如 ls、cp、mkdir、cut 等;和/usr/bin 类似,一些用户级工具

3. /boot

​ /boot 存放的系统启动相关的文件,例如:kernel.grub(引导装载程序)

4. /dev

​ /dev dev 是 Device 的缩写。设备文件目录,比如声卡、磁盘……在 Linux 中 一切都被看做文件。终端设备、磁盘等等都被看做文件 设备文件: /dev/sda,/dev/sda1,/dev/tty1,/dev/tty2,/dev/pts/1, /dev/zero, /dev/null, /dev/cdrom

5. /etc

​ /etc 常用系统及二进制安装包配置文件默认路径和服务器启动命令目录,

​ 如:/etc/passwd 用户信息文件

​ /etc/shadow 用户密码文件

​ /etc/group 存储用户组信息

​ /etc/fstab 系统开机启动自动挂载分区列表

​ /etc/hosts 设定用户自己的 IP 与主机名对应的信息

6. /home

/home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默认存放目录

7. /lib

​ /lib 库文件存放目录,函数库目录

8. /mnt

/mnt /media /mnt 和/media 一般用来临时挂载存储设备的挂载目录,比如有 cdrom、U 盘 等目录 /mnt/hgfs: 安装 vmware-tools 后,使用共享文件夹功能,可以共享虚 拟机和真机的目录,实现文件相互复制,一般这个功能没有用。我们直接使用 xshell 来上传文件

9. /opt

/opt 表示的是可选择的意思,有些软件包也会被安装在这里。如:gitlab /proc 操作系统运行时,进程(正在运行中的程序)信息及内核信息(比如 cpu、硬盘 分区、内存信息等)存放在这里。

10. /proc

​ /proc 目录是伪装的文件系统 proc 的挂载目 录,proc 并不是真正的文件系统。因此,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,它是系统 内存的映射,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。也就是说,这个 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 查看咱们的 CPU 信息 cat /proc/cpuinfo /sys 系统目录,存放硬件信息的相关文件

11. /run

/run 运行目录,存放的是系统运行时的数据,比如进程的 PID 文件

12. /srv

/srv 服务目录,存放的是我们本地服务的相关文件

13. /sbin

​ /sbin 大多数涉及系统管理的命令都存放在该目录中,它是超级权限用户 root 的可 执行命令存放地,普通用户无权限执行这个目录下的命令,凡是目录 sbin 中包含 的命令都是 root 权限才能执行的

14. /tmp

​ /tmp 该目录用于存放临时文件,有时用户运行程序的时候,会产生一些临时文 件。/tmp 就是用来存放临时文件的。/var/tmp 目录和该目录的作用是相似的, 不能存放重要数据,系统会定期删除这个目录下的没有被使用的文件。 它的权限比较特殊 [root@xuegod63 ~]# ls -ld /tmp drwxrwxrwt 10 root root 12288 Oct 3 20:45 /tmp/ →粘滞位(sticky bit)目录的 sticky 位表示这个目录里的文件只能被文件的 owner(所有者)和 root 删除 /var 系统运行和软件运行时产生的日志信息,该目录的内容是经常变动的,存放的是 一些变化的文件。比如/var 下有/var/log 目录用来存放系统日志的目录,还有 mail、/var/spool/cron

15. /usr

/usr 存放应用程序和文件, /usr/bin 普通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/usr/sbin 管理员使用的应用程序 /usr/lib 库文件 Glibc(32 位) /usr/lib64 库文件 Glibc /lib /lib64 是 /usr/lib 和 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链接共享库,包含许多被/bin/和/sbin/中的 程序使用的库文件,目录/usr/lib/中含有更多用于用户程序的库文件。作用类似 于 windows 里的 DLL 文件,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注:lib***.a 是静态库 , lib***.so 是动态库

(2)基本文件操作

​ 内部命令:在系统启动时就调入内存,是常驻内存的,所以执行效率高

​ 外部命令:是系统软件的功能,用户需要时才从硬盘中读入内存

​ 如何区分内外部命令?

​ 使用 type 命令 ,语法 : type 要检测的命令

​ 例: type cat

​ cat 是 /usr/bin/cat

绝对路径:一切从根目录开始的路径

相对路径:非从根目录开始的路径

Linux的两种时钟
系统时钟:由Linux内核通过CPU的工作频率进行的
硬件时钟:主板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66
67
68
69
70
71
72
73
74
75
76
77
78
79
80
81
82
83
84
85
86
87
88
89
90
91
 当前目录.   上一个目录..

1.删除
rm

-rf 表示递归强制删除所有

/* 根目录下所有目录


2.查看目录下内容
ls

ls -l 列出文件详细信息

3.查看当前所在目录
pwd

4.创建文件夹
mkdir -p 文件夹

5.进入文件
cd

6.快速打开一个终端
ctrl+shift+T

7.终端字体放大
shift+ctrl+加号

8.终端字体缩小:
ctrl+ 减号

9.命令可以查看cpu信息
lscpu
cat /proc/cpuinfo也可看查看到

10.查看内存大小
free
cat /proc/meminfo

11.查看硬盘和分区情况
lsblk
cat /proc/partitions

12.查看内核版本
uname -r

13.查看操作系统发行版本
centos: cat /etc/os-release

14.用户登录信息查看命令
whoami: 显示当前登录有效用户
who: 系统当前所有的登录会话
w: 系统当前所有的登录会话及所做的操作

15.关机和重启

关机:
halt
poweroff

重启:
reboot
-f: 强制,不调用shutdown
-p: 切断电源

关机或重启:shutdown

shutdown [OPTION]... [TIME] [MESSAGE]
-r: reboot
-h: halt
-c:cancel
TIME:无指定,默认相当于+1(CentOS7)
now: 立刻,相当于+0
+#: 相对时间表示法,几分钟之后;例如 +3
hh:mm: 绝对时间表示,指明具体时间

16. date 显示和设置系统时间
时区:
/etc/localtime
timedatectl set-timezone Asia/Shanghai
/etc/timezone

17.whatis 使用数据库来显示命令的简短描述
刚安装后不可立即使用,需要制作数据库
#CentOS 7 版本以后
mandb
#CentOS 6 版本之前
makewhatis

查看文件权限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1.用户名创建(root创建)
useradd 用户名

2.添加用户密码
passwd 用户名

3.切换登录用户
su 用户名
(#表示是 root 用户登录,管理员账号登陆 #表示普通用户登录 #su 用户名(切换登录用户)

4.ls
-a 包含隐藏文件
-l 显示额外的信息
-R 目录递归
-ld 目录和符号链接信息
-1 文件分行显示
-S 按从大到小排序
-t 按mtime排序
-u 配合-t选项,显示并按atime从新到旧排序
-U 按目录存放顺序显示
-X 按文件后缀排序

5.查看文件状态 stat
文件相关信息:metadata, data

每个文件有三个时间戳:

access time 访问时间,atime,读取文件内容
modify time 修改时间,mtime,改变文件内容(数据)
change time 改变时间,ctime,元数据发生改变

6.文件可以包含多种类型的数据,使用file命令检查文件的类型,然后确定适当的打开命令或应用程序使用

file [options] <filename>...
常用选项:
-b 列出文件辨识结果时,不显示文件名称
-f filelist 列出文件filelist中文件名的文件类型
-F 使用指定分隔符号替换输出文件名后默认的”:”分隔符
-L 查看对应软链接对应文件的文件类型
–help 显示命令在线帮助

(3).软件安装及镜像源配置

linux软件:xxx.rpm

软件管理工具 :yum软件管理仓库

1
2
3
4
5
6
7
1.安装wget
yum install 软件名 -y
wget安装 yum install wget -y

2.配置yum源
阿里云源
https://developer.aliyun.com/mirror/?spm=a2c6h.12883283.J_eBhO-wcawiLJRkGqHmozR.72.5f1f4307RqvxrE

apache安装

1、检查是否安装了Apache服务器软件
1
rpm -qa | grep -i httpd
2、卸载已安装的Apache服务器软件
1
dnf remove httpd*

注:如果提示bash: dnf:未找到命令则需要安装dnf命令,分别执行下列两个命令

1
2
yum install epel-release
yum install dnf
3、再次检查是否安装了Apache服务器软件
1
rpm -qa | grep -i httpd
4、安装Apache服务器软件
1
dnf  -y install httpd*
5、可以使用rpm -qa | grep -i httpd命令来查询是否安装成功
1
rpm -qa | grep -i httpd
6、启动httpd服务程序并将其加入到开机启动项中,使其能够随系统开机而运行
1
2
systemctl start httpd
systemctl enable httpd
7、在浏览器中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,测试服务是否开启

配置Apache服务

1、Apache服务常见配置文件介绍
1
2
3
4
5
6
7
8
9
10
文件名称	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用
/etc/httpd 服务目录
/etc/httpd/conf/httpd.conf 主配置文件
/var/www/html 网站数据目录
/var/log/httpd/access_log 访问日志
/var/log/httpd/error_log 错误日志
/etc/httpd/conf.d 附加模块配置文件
/etc/httpd/modules 模块文件路径链接
/etc/httpd/bin/ 二进制命令
/etc/httpd/logs 默认日志文件位置
2、Apache主配置文件介绍
1
2
3
    在httpd服务程序的主配置文件中,存在三种类型的信息:注释行信息、全局配置、区域配置。(位置:/etc/httpd/conf/httpd.conf)

vim /etc/httpd/conf/httpd.conf